孩子眼中的爸媽是怎樣的呢?常常覺得自己跟孩子話不投機三句多嗎?明明已經決定了要努力跟小孩進行溝通,卻常常講不到幾句話,就搞得大人小孩都生氣了!其實,父母的每一句話,對孩子來說,常常都傳達了不只一種意思,每句話聽來,都充滿了各種弦外之音。如果平常沒有跟孩子建立足夠的互信基礎,孩子更容易因為你的一句話,就覺得自己被責備或被敷衍,所以多多用心在自己的語言模式上,就是親子關係良好與否的關鍵。

爸媽快快掌握這些要領,避免讓自己落入跟孩子「總是溝而不通」的窘境!

親子育兒

 

spa

1.命令、指示、指揮

面對孩子的問題,完全不聽孩子的說法,不分青紅皂白就給孩子下指令、命令,規定他應該怎麼做。比方說:「你現在馬上就去做功課。」、「在我沒有說好之前,你不准離開房間一步。」

面對這種語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好像是被指使、遙控的物品,產生自己很弱、很沒辦法,很不如你……等不舒服的感覺,如果親子關係總是處在這樣的模式下,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會想要繼續跟你對話囉!

2.警告、勸戒、威脅

利用大人與小孩與生俱來的不對等階級關係,不時以語言警告孩子,如果敢做某事,就會招致什麼樣後果。比方說:「如果你再繼續胡鬧,我就把你趕出去。」「如果你現在堅持這樣做,以後一定會後悔。」

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尊重對方,很容易引起雙方彼此的敵意,當然就阻斷了溝通的可能性。這樣的做法更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防衛、保護自己的心情,甚至在往後會產生加以反抗的情形。

3.道德訓話

不顧孩子面對的真實處境,而總是以道德規範、法律規章等告訴孩子應該要怎麼做才是對的,或者評價孩子的行為。比方說:「你應該尊敬長輩啊!」、「按照規定,不可以這樣啊!」

這樣的對話容易讓孩子因外在壓力而屈服,但並非真正的信服於大人。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罪惡感,認為自己壞透了;另一個可能的危險是養成孩子陽奉陰違的個性。

4.忠告、建議

總是在第一時間,提供孩子建議或忠告,告訴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完全不留空間給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方法。例如:「你何不試試看這樣做?」、「我覺得這件事你應該跟老師商量一下。」

容易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沒有信心,認為他沒有能力自己去處理這些問題。除了容易養成孩子依賴的個性,也會讓孩子在往後碰到問題,需要有人商量時,不願意跟父母對話。

5.曉以大義、說教

雖然表面上對孩子很客氣地交談,但在談話問總是忽略孩子的說法,而援引一些事實,見聞、或個人的經驗談,試圖拐個彎影響孩子。比方說:「當學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了。」

會讓孩子覺得大人說的永遠都是對的,好像自己永遠都是錯的。如果習慣用這種方式與孩子溝通,有可能貶低孩子的自尊,或者可能會引起孩子想和對方辯論,加以反駁對方所說的話!

6.批判、挑剔、責備

面對孩子的行為總是以高標準檢視,不斷地否定孩子所做的每件事,或者常常對於某件事情給予全面否定,比方說:「你就是這麼差勁,什麼都做不好。」、「這件事你完全錯了。」

長期生活在否定中,會讓小孩覺得自己很差勁、很沒有價值,更會讓孩子的表達與行為都變得退縮。這樣的談話、相處經驗肯定非常不愉快,自然也就降低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意願。

7.誇讚、同意

不管在什麼狀況下,都把空泛的誇讚詞掛在嘴邊。企圖用同意或讚許孩子本身或其行為,來讓孩子服從自己(或達到自己立下的標準)。比方說:「你永遠都是第一名。」、「你好可愛。」、「不論你做什麼,我都支持你。」

如果誇讚鼓勵流於表面、不具體,容易讓小孩對於大人的讚美失去信心,覺得大人都只是說說,做表面工夫而已。反而讓讚美失去了真正能夠鼓勵孩子的效果。

8.嘲笑、羞辱

當孩子不小心犯錯或遇到困難時,用負面語言嘲弄孩子,透過冷嘲熱諷讓孩子覺得自己非常愚蠢。比方說:「你怎麼把自己弄得這樣髒兮兮的,就像個小野人一樣。」

負面語言會讓人自尊低落,讓孩子覺得自己就像個沒有能力的三歲小孩。有時比直接的批評,更讓人難受,如果父母常常使用這樣的語言模式跟孩子說話,孩子自然越來越不喜歡跟你有接觸囉。

9.分析、診斷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忽略孩子的真實感受,只顧著先分析孩子的動機。比方說:「你不喜歡學校,一定是你自己的功課不好,不然就是你跟其他小朋友處得不好。」

太過於依照自己的觀點解釋事情表面的現象,會讓孩子覺得不被了解,自然孩子就不願意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另外,更可能讓孩子覺得,你在乎事情更勝於在乎他,而讓孩子有被忽略的負面感受。

10.同情、安慰

孩子難過或遇到困難時,使用一些空泛的安慰詞彙,表達同情或支持,想藉此讓孩子心情好一些,不再沮喪、難過。例如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嘛!」、「這種事大家都有可能碰上的。」、「不用擔心,事情總是會解決的。」

其實過於表面膚淺的安慰,並不能發揮實質的意義,反而會讓孩子覺得沒有人了解他真正的困難或難過,而更加沮喪。並且孩子有可能會因為「反正大人都不懂」,反而拒絕溝通或拒絕接受安慰。

11.懷疑、質問

每當問題發生時,無法針對實際狀況釐清,而總是只顧著詢問孩子一大堆問題,企圖在孩子身上找出問題所在,以解決問題。比方說:「是誰教你這樣想的?」、「你為什麼要跟同學吵架?」。

如果不能做到「處理事情時,對事不對人。」,而總是把問題矛頭指向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似乎在接受審判,而讓孩子產生對人不信任,甚至讓孩子自我懷疑,喪失自己的自由意志。

12.轉栘焦點、故作幽默

當遇到問題時,不正面處理,而採取輕描淡寫,不斷轉栘焦點把問題引開的方法,甚至故做輕鬆地想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希望藉此能讓孩子不再煩惱。例如說:「算了啦,不要再想這件事了。不如我們來聊聊電玩吧。」

這樣的轉栘話題,容易讓孩子覺得「跟你商量事情,根本不會有任何實質效用。」,有時不適當的幽默,更會讓人覺得「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過於輕忽對方的心情,反而讓人更覺得沮喪。

home_spa

回首頁

arrow
arrow

    Sh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