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抗壓性的孩子可能就會因為承受不了各種挫折而崩潰、自暴自棄,部分孩子更可能萌生想死念頭,然而不少家長第一反應是要孩子別亂想、亂說話,但可能因此錯失紓解子女負面情緒的時機。一項針對國小學童的研究發現,轉念與正向思考才能緩解憂鬱情緒,並降低自殺率。此時,大人就必須擔任引導的角色。

多傾聽少逼迫 孩子減壓不憂鬱.jpg

當孩子鑽牛角尖、缺乏因應能力,易導致負面念頭,造成日後憂鬱、焦慮情緒或自殺。心理衛生專家表示,若孩子表現與平時不同,如逃避上學、分送心愛東西給別人、網路暱稱透露灰暗想法、「這個世界沒有我會更好」等,皆是負面情緒警訊。

spa

不過,研究也發現,孩子若可以連續四周、每次上課四十分鐘,學習以繪畫轉化壓力,或將考不好、被霸凌等不開心的事,利用造句化解低落情緒;例如這次考不好,下次再努力就好了;還好只被騙錢,命還留著....七成以上學童可提升抗壓力的能力。

這就是一種認知行為與團體治療方法,外界的否定會讓孩子也否定自己,導致負面想法內化。家長或老師若能傾聽孩子想法,讓他們勇於表達,理解孩子真正問題、困境或壓力來源,才能提供解決問題的策略或方法。

例如許多孩子不敢吃苦瓜,不少家長第一個想法就是強迫他們吃下去,完全不聽孩子想法,會讓他們愈來愈不想說出內話。

如何緩解壓力及負面情緒?兒童心智科醫師指出,試著了解孩子,讓孩子相信你,敞開心扉;家長知道孩子內心想法後,才能提供正向思考策略,引導他們轉念、不鑽牛角尖,藉由肯定孩子其他優點,進一步改善扭曲想法與負面情緒。

一個人的個性、習慣、行為模式,都是在兒童時期養成的。學習的習慣與態度,在小學六年級之後就很難改變,而且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尋求的是同儕的認同與獨立感,漸漸會不太願意聽從父母的指導。因此,父母必須把握住這短短的12年,在這個時限之前培養孩子各方面的基礎。一但養成好的習性,孩子就會往正面的方向發展,父母只需要適時的提點,即使之後面臨狂飆、反叛的青春期,父母也不用太擔心孩子會走偏。

home_spa

回首頁

arrow
arrow

    Sh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