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5月5日)是24節氣的「立夏」,正式預告夏天來了,雖然距離真正的酷暑尚有一段時間,但夏天一到,衣著、身體保健也要跟著換季:中醫認為,立夏後天氣熱且潮濕,容易消耗元氣,應多服利水、去濕的食物,並防中暑。

立夏養生 涼補去濕氣.jpg

有關立夏與個人保健的俗諺,有所謂「立夏食李,可離病」。立夏正是李子盛產季,而李與「離」是諧音,代表吃李子可遠離疾病,以現代營養學的觀點,因為李子肉富含維他命C,而李子皮則和萄萄具有多酣的抗氧化劑,可消除體內有害自由基,防癌抗老,所以多食有益健康;但有消化道潰瘍和腹瀉者則不適合吃李子。

home_spa

另外,台灣民間俗諺還有「立夏補老父」的說法,在立夏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準備豬腳麵線回娘家孝敬父親,為父親進補,以表示孝思;不過,這種習俗不是每個地方都有,且炎夏應選涼補而非熱補。

根據中醫理論及五行學說,夏季屬火,其對應的臟器為心,所謂「心為火臟」、「心主血脈,主神志」,也就是說,在夏季由於氣血循環較旺盛,身體基礎代謝率也比較高,另一方面,人的精神、意識及思維活動,也因為陽氣興盛,不論精、氣、神等方面都達到巔峰。

不過,由於立夏正值梅雨季節,接著夏季午後又常有西北雨,台灣處於高溫多濕的環境,就像身處於大蒸籠內,中醫講暑熱傷氣、傷陰,也就是在酷熱的天氣下,身體汗液及津液容易流失,因而會脫水,元氣也跟著大傷。

所幸,大自然有其奧妙以及制衡應對之處,由於夏天多濕熱,難免會口乾舌燥、便秘,剛好夏季的瓜果如西瓜、哈密瓜、木瓜都可潤燥及補充水分;一旦攝取瓜果過量,則有榴縫、龍眼和葡萄等熱性水果來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常為消暑而經常吃冰冷食物,反而出現胃腸型感冒,或因常吹冷氣,容易外感風寒,因此,中醫師提醒,在夏季進出冷氣房之際,應有緩衝,切忌一下子溫差過大,否則就是在冷氣房內多穿一件薄夾克,以免感冒。另外,如果老人水分補充不夠,也可能會出現氣血瘀滯,要注意心臟病或中風意外。

spa

回首頁

arrow
arrow

    Sh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