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清代、日治、戰後近兩百年,纂修歷時7年,參與修訂學者專家橫跨各領域共47名,耗資千萬經費修訂編印的《新修彰化縣志》,今(26)日上午在縣府中庭舉辦新書發表會,本次發表5志17篇總字數逾340萬字,是《新修彰化縣志》系列出版的第一批書,未來也將致贈給國內各大圖書館,供民眾及青年學子閱覽。發表會中,由彰化縣副縣長林明裕代表縣長魏明谷贈書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由館長張鴻銘代表受贈,此次更特別邀請《新修彰化縣志》總纂黃秀政教授、文化志主持人施懿琳教授蒞臨現場,現身說法與大家分享纂修過程中的寶貴經驗。

《新修彰化縣志》新書發表 贈各大圖書館供閱覽1.png

《新修彰化縣志》新書發表 贈各大圖書館供閱覽2.png

彰化縣副縣長林明裕表示,透過民間學術力量,替我們《彰化縣志》重新再寫,希望將這片土地所有子民、故事、流下血汗的一切紀錄下來,留給後人觀賞與印證,古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彰化縣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會在這部歷史上展現,這部歷史總共三百四十萬字,透過一百名教授共同合作,來完成這段人文、歷史、地理、教育等等,因此今天要發布上半部分歷史,下半部分歷史將於明年發表,這就是對這片土地所有鄉親流下血汗的肯定,一種記載,希望後代子民們,都能夠來閱讀這部歷史,對彰化縣付出多一點關心及關懷。

《新修彰化縣志》新書發表 贈各大圖書館供閱覽3.png

《新修彰化縣志》新書發表 贈各大圖書館供閱覽4.png

spa

《新修彰化縣志》新書發表 贈各大圖書館供閱覽5.png

橫跨清代、日治、戰後近兩百年,纂修學者高達47名,5志17篇總字數逾340萬字是本次修志的特殊性。彰化,早在清雍正元年(1723)即已設縣,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與各方面資源,清朝道光年間(1836年)彰化知縣周璽主修《彰化縣志》,是彰化縣第一部縣志,也是唯一的一部縣志;惟周璽主修《彰化縣志》時,彰化縣幅員極廣,其轄區南至虎尾溪,北抵大甲溪,包括今日的彰化縣與南投縣全境、台中市大部分地區,以及雲林縣部分地區。考量彰化縣歷經清代、日治、戰後時間的演變,行政區亦重新劃分,為完整呈現彰化自開闢以來的發展與變遷過程,特規劃編纂《新修彰化縣志》。

新修《彰化縣志》1.png

新修《彰化縣志》2.png

新修《彰化縣志》3.png

《新修彰化縣志》以1950年彰化縣行政區域調整後之26鄉鎮市為地理範圍。志書封面特地以彰化縣之26鄉鎮文化資產、名勝景點或出產品,像是古蹟彰化孔廟、彰化扇形車庫、鹿港天后宮,歷史建築八卦山大佛、二水八堡圳取水口、花壇八卦窯等,構成活潑生動的面貌。本志共分九志,加上卷首、卷尾,共十一卷。本次發表五志依序為,地理志、社會志、教育志、文化志、人物志,5志共17篇,每篇字數均達20萬字以上,尚待發表四志為沿革志、政事志、經濟志、藝術志,全套36篇共1千萬字,乃具相當份量規模之纂修工程。

新修《彰化縣志》4.png

新修《彰化縣志》5.png

新修《彰化縣志》6.png

2011年起由彰化縣文化局全面進行纂修作業,本案置總纂1人,由前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文學院院長黃秀政教授擔任,九志各置主持人1人,分別為「沿革志」中興大學孟祥瀚教授,「地理志」建國科技大學連慧珠教授,「政事志」臺灣理事學會張勝彥教授,「經濟志」彰化師範大學蔡泰彬教授,「社會志」逢甲大學王志宇教授,「教育志」中興大學黃淑苓教授,「文化志」成功大學施懿琳教授,「藝術志」臺南大學賴志彰教授,「人物志」臺灣師範大學張素玢教授,共計47位教授參與志稿纂修撰稿,縣府並聘請70位各領域專業委員參與審查,每篇計五次審查,審查會議除實質審查委員外,也邀請縣府各局處主管協審,透過文獻史料的整理與編纂,詳加考證史實,並歷經多次嚴謹審查機制,終於本次首批17篇得以順利出版,餘16篇及卷首卷尾篇,未來完成後也將陸續出版,呈現給彰化縣民共享。

新修《彰化縣志》7.png

新修《彰化縣志》8.png

新修《彰化縣志》9.png

縣民引頸期盼的《新修彰化縣志》-地理志、社會志、教育志、文化志、人物志終於發表,首批發行之5志分別委由建國科技大學、逢甲大學、中興大學、成功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團隊纂修,本次纂修的5志17篇,是《新修彰化縣志》系列出版的第一批書,彰化縣政府也特地致贈《新修彰化縣志》給國內各大圖書館,供民眾及青年學子閱覽,期望透過本次志書的發表,凝聚縣民對鄉土的認識,進而產生對這片土地歷史文化之追尋與認同。〔記者林佑威/彰化報導〕

新聞報導引用來源出處:https://www.peopo.org/news/382355

home_spa

回首頁

arrow
arrow

    Sh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