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彰化報導〕以傳承傳統工藝為職志,「人間國寶」鹿港工藝大師施鎮洋推出第二本木雕技法專書「花樣早浮現」,贈送給鹿港鎮史館、鹿港鎮立圖書館典藏,由鹿港鎮長許志宏代表接受,並致贈感謝狀,感謝施鎮洋大師以文筆代替雕刻刀,為木雕工藝保存留下珍貴記述。

人間國寶施鎮洋「花樣早浮現」新書贈鹿港鎮公所典藏1.png

傳統木雕工藝學問大,除了陰刻還有浮雕,浮雕又分為深浮雕、淺浮雕、高浮雕等技法,了解技法也就能夠進階欣賞木雕之美。施鎮洋的木雕工藝獲文建會、文化部頒贈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人間國寶〉殊榮,他世居鹿港,從小追隨父親大木作匠師施坤玉出入各地寺廟參與修復工程,承襲泉州主流技法,熟悉大木、小木作及鑿花技巧,作品細膩,蘊含豐富文化精髓。

人間國寶施鎮洋「花樣早浮現」新書贈鹿港鎮公所典藏2.png

spa

鹿港鎮長許志宏讚譽施鎮洋是鹿港最早受到肯定及表現突出的工藝匠師,榮獲國家頒贈最高傳統工藝木雕類的薪傳獎、成就獎及重要保存者三項榮耀,是國家之寶,鹿港之光。

施鎮洋並長期參與薪傳研習工作,把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傳授給學生,除了收徒之外,也在雲科大、逢甲大學兼任教授,在文化資產維護及修復方面,不斷貢獻自己的心力。

人間國寶施鎮洋「花樣早浮現」新書贈鹿港鎮公所典藏3.png

為讓更多社會大眾了解木雕這項藝術,因接近、喜愛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施鎮洋又發願記錄自己一生創作的心得,與世人分享,這就是自前年出版的「游刃三毫米」之後,現在又推出的第二本技法工具書「花樣早浮現」,從陰刻技法進階到浮雕技法,分別點出不同工法的特性,讓大家容易理解,可說是用心良苦。

施鎮洋表示,他的第一本雕刻專書「游刃三毫米」是以陰刻為主,算是入門,第二本「花樣早浮現」介紹的是浮雕技法專書,包括高浮雕、淺浮雕及深浮雕等,除了介紹台灣傳統木藝浮雕的工藝與美學思維,還有技法示範操作,經典作品賞析則是施鎮洋在三十多歲時,被他形容是「初生之犢」大試身手的作品「彰邑城隍廟桌裙」〈1981年〉,作品巨大,通體以單一木料製成,使用到原木直徑超過一公尺的台灣牛樟,以浮雕技法挑戰深尺寸,按金也是他自己親手調配施作,就是展現深淺浮雕融於一體的典範。

人間國寶施鎮洋「花樣早浮現」新書贈鹿港鎮公所典藏4.png

施鎮洋說,他的木雕專書預定推出三至四集,每本製作大約要一年時間,其中最辛苦的是他的女兒兼藝生施藝紋,既要兼顧研究所碩士班的學業,還要協助父親教學、編輯出書,也所幸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施鎮洋得以讓自己的志業一一實現,不負眾望,繼續向下一個目標前進。

新聞報導引用來源出處:https://www.peopo.org/news/395915

home_spa

回首頁

arrow
arrow

    Sh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