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感冒季節,尤其流行性感冒更讓人無法輕忽,除了正常作息、運動、均衡飲食,以維持良好的免疫力之外!生物免疫學家提供感冒剋星十大食材提供參考,讓大家一起健康度過感冒肆虐的危險季節。
一、番茄
朋友感謝您的到訪~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了香水,自己也會沾上一兩滴,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與您一起分享,誠心邀請您進入辰星舒適無壓的國度,讓SPA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謝謝您的支持與鼓勵!^_^
感恩的心可以滋生出濃厚的親情、真摯的友情和香醇的愛情,也可以讓您心靈純潔而善良地面對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對陌生人心懷善意而熱心助人,對生活心存感激而用心的生活。以此與朋友共勉之。
時序進入感冒季節,尤其流行性感冒更讓人無法輕忽,除了正常作息、運動、均衡飲食,以維持良好的免疫力之外!生物免疫學家提供感冒剋星十大食材提供參考,讓大家一起健康度過感冒肆虐的危險季節。
一、番茄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台灣連日低溫讓不少人紛紛投入薑母鴨和羊肉爐的懷抱,但其實冬天補暖關鍵不在只有進補、吃補,而是貴在養腎,以中醫五色入五藏的觀念切入,意即多補充黑色食物,才能在寒冬達到養護目的。
黑色食物對人體究竟有什麼好處?中醫的五行學說將五色「青、赤、黃、白、黑」,歸屬於「肝、心、脾、肺、腎」等五藏。簡單的說就是以五色食物補五藏;青色入肝,紅色入心,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冬天養生首重養腎,黑色食物能補腎益氣是冬天應多食用食物。
聽說蘑菇會吸收重金屬,常吃蘑菇會重金屬中毒,這是真的嗎?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指出,目前市售蕈類基本上都是溫室種植、無土栽培的環境,只要寄生介質無重金屬汙染,則蕈類就不會累積過量重金屬。
蕈類通稱蘑菇或菇類,屬於大型真菌,包括有菌摺的洋菇、香菇,無菌摺的靈芝,膠質菌類的木耳,以及寄生在蟲體上的冬蟲夏草等等種類。蕈類含有多醣體、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B群及胡蘿蔔素、鉀、鐵等營養成分。
今天是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讓我們一起去除對愛滋病的歧視,鼓勵感染者勇敢接受治療,歧視是來自對愛滋病錯誤的認知!其實,愛滋病如同一般的慢性病,可以透過按時服藥來控制病情,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絕症喔!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為響應今(2017)年世界愛滋病日「My health, my right.」宣導去除愛滋歧視為健康平權,於今日(12月1日)舉辦「相信愛 我們的心都在」活動,並宣布自明(2018)年開始,預計將再新增4家指定醫院,另指定藥局分布也將由4家擴展至17家(8個縣市),提供感染者慢性處方箋領藥與諮詢服務。另鑒於國內愛滋照護模式已漸趨穩定,但仍集中於大型醫院,為評估可行性,明年將由愛滋指定醫院感染科醫師進駐社區診所,於大台北地區試辦國內第一家提供愛滋照護之診所,以提升感染者就醫接受診治的方便性及可近性。
目前愈來愈多的民眾尋求中草藥來保養身體、治療疾病,相對於西藥,中藥一般給人「藥性溫和」、「副作用少」的刻板印象。其實,對我們的身體來說,中藥、西藥都是外來物質,同時服用就有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不僅影響藥品的療效,還有可能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危害健康。
坊間有謠傳中西藥併用,效果加倍,治療病症快又有效?!是否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呢?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指出,由於中西藥併用可能會引起交互作用,為了安全起見,建議中西藥不要合併使用,若要合併使用中西藥,要掌握以下四點原則,就可以避開大部分中、西藥的交互作用。
不少人喜歡買含葉黃素保健食品,眼科醫師指出,葉黃素可補充視網膜色素層,降低有害光源傷害,其實也可從天然食材取得,像是菠菜是葉黃素含量佼佼者,但若要補充葉黃素保健食品,則應飯後吃。
葉黃素可以補充視網膜上的色素層,用來抵抗紫外線、藍光等有害光源,保護眼睛及黃斑部,且葉黃素有抗氧化作用,幫助對抗身體產生的自由基;不過,隨著老化,眼睛葉黃素含量會降低。
如果要補充葉黃素膠囊,因葉黃素是脂溶性維生素,飯後吃吸收效果最好,建議的劑量是一般人每天6到12毫克,如果已有黃斑部病變問題,一天最高可吃到30毫克。
你算過自己每天吃進多少鹽嗎?國人普遍吃太鹹,每日鈉的攝取量遠超過建議標準值!根據2013-201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4.7%,估計有460萬人、平均每4人中就有1位罹患高血壓,問題就出在外食族偏多,容易攝取過多的鈉。營養師建議,可攝取富含鉀離子的香蕉、火龍果,有助幫身體排出過多的鈉。
現代人愈吃愈鹹,依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平均台灣國小學童至成人,男生每日鈉攝取量為4491毫克,相當於11.2克的鹽,女生是3672毫克,相當於9.2克的鹽,而衛福部對於鹽份的建議每天適量攝取量為2400毫克,相當於6公克的鹽。
許多人喜歡吃補,滴雞精或蜆精是常見補品,其實蜆精並非人人都適合,蜆是高蛋白質、高普林食物,慢性腎臟病、痛風、慢性肝炎、肝硬化者用蜆精補身,反而可能造成肝、腎惡化。
吃蜆仔顧肝!但營養師指出,100公克的蜆就有8.9公克的蛋白質,1.4公克的脂肪,還有9.8公克的碳水化合物,有豐富的肝醣可以提振精神,加上脂肪含量低,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病人或熬夜的人會喝蛻精補充體力,坊間說蜆精可以「護肝」,不完全正確。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本週末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天氣將明顯變涼,北臺灣氣溫將一路下滑,白天高溫和週五相比約有7到10度的降幅,北部及東北部低溫可能下探到15、16度。當溫度降低或溫差過大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切勿輕忽天冷帶來的影響!
注意心血管疾病促發症狀,儘速就醫!
國民健康署指出,長者及高風險民眾在溫差大時,仍應注意三高控制、健康飲食、保暖措施及避免菸害,如果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近日網路流傳一則訊息指出,常用衛生棉條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這是真的嗎?根據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指出, 在適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形下,衛生棉條並不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事實上,唯有在不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況下才容易造成陰道感染,感染發生的原因與個人是否具備使用衛生用品的正確習慣及抵抗力程度有關。
食藥署指出,使用衛生棉條常見的錯誤習慣分別有:更換前未徹底清潔雙手、衛生棉條超過8小時未更換、使用衛生棉條游泳或泡湯後未立即更換、使用吸力過強的衛生棉條導致陰道周邊組織破皮損傷、或將衛生棉條放置於浴室等潮濕處導致發霉。
古人云「藉酒澆愁愁更愁」,今人有「有酒膽但無酒量」,酒精成癮需五至十年長時間飲酒,許多人其實是因為偏差性格,導致酒精或吸菸成癮。
精神科醫師指出,不少人對酒精耐受性高,以為喝酒沒醉醺醺,就無酒精成癮問題,其實很危險。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吃葡萄糖胺保骨本?關節沒力,吃葡萄糖胺更給力?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市售葡萄糖胺琳琅滿目,從葡萄糖胺液、葡萄糖胺錠,甚至擦的葡萄糖胺都有,標榜可以減少關節摩擦力、增加關節潤滑或舒緩關節炎等,卻也讓民眾陷入「食用葡萄糖胺可以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等迷思,誤以為葡萄糖胺可以取代正規治療。
葡萄糖胺到底是什麼?
葡萄糖胺是人體組織中的胺基酸單醣,它是軟骨基質及關節液的主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人體可以自行生成,還可以提供關節保護,但隨著年齡增長,體內葡萄糖胺合成速度不及消耗速度,會因缺乏葡萄糖胺造成關節退化與磨損。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1月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簡稱WDD)」,為紀念發現胰島素的班丁(F.G. Banting)醫師,國際糖尿病聯盟以他的生日作為世界糖尿病日。醫師提醒,台灣根據衛福部統計,2016年女性十大死因中糖尿病高居第三名,可見糖尿病對女性的影響不容小覷。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若發現小便容易產生泡泡、尿中的泡泡沒有消失,必須盡快的醫院檢查追蹤,避免延誤治療,將引起全身性大、小血管和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除了控制血糖,也要記得要保護眼睛、注意腎臟、嚴防心臟病,新陳代謝科醫師提醒,保養足部也很重要,但常常容易被糖友忽略。
人體內約有70%的水分,以維持各種生理需求,除了攝取太多或太少水分,對身體會產生不良影響外,錯誤的喝水方式更會危害健康。根據統計,台灣約20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佔總人口的10%,而2017年全台洗腎人數已破7.8萬人,盛行率跟發生率皆為世界之冠,而這樣的狀況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但現代人經常隨手一杯手搖飲料,以為水夠了,卻不知身體其實「好渴」。以下是四個常見關於喝水的誤解,不可不知!
一、不管怎樣,多喝水就是好事?
水不是多喝就好,還要喝得剛剛好。喝多少水才叫剛好,怎麼計算?腎臟內科醫師健議,一般民眾可以體重來評估每天要喝多少水,最簡單的計算方式是每公斤體重乘以30,以一般民眾的體重,平均每天約攝取1800至2000cc的白開水即可。
人生在世,幾乎都有生氣的時候,雖然沒人願意生氣。但是,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令你難以控制心中的怒火。比如你碰到一個極不禮貌的人,你會生氣;你被別人冤枉的時候,你會生氣;孩子不聽話時,你也會生氣。應該說,一個人生氣發火是一種情感上的發洩,雖然不太健康,但在事與願違時,我們往往還是會作出憤怒的反應,這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的一種必然反應。
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直接聯繫,不良的情緒是導致多種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誘因。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人生氣時會分泌毒素傷害身體,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在任何情緒時都複雜,且具毒性,因此愛生氣的人很難健康,更難長壽。
彰化縣衛生局為維護民眾食用保健食品的衛生安全與消費權益,特針對超市及藥局販賣之薑黃粉、含鈣與維生素D成分之膳食補充品進行抽驗,共計15件。檢驗結果,10件鈣膳食補充品中,有1件「補鈣強-S膠囊」進口之含鈣膠囊食品鈣的檢出量僅為營養標示值的73%,有3件鈣錠產品「培恩鈣錠」、「哈克麗康檸檬酸鈣」、「哈克麗康 鈣綜合錠」的維生素D3檢出量僅為標示值的20%、35%及68%,不合格率為4成。另薑黃粉產品檢驗結果均合格。
彰化縣衛生局表示,市售含鈣、維生素D成分的保健食品,是民眾經常選擇用來幫助骨骼及牙齒生長發育維持健康的產品,維生素D3因可增進鈣質吸收,常被添加於鈣的補充品中,本次抽驗檢出鈣及維生素D3含量低於外包裝標示值之產品,均已移請負責廠商所轄衛生局進行源頭調查,如調查結果涉及標示不實,可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8條規定,處以4萬元以上至400萬元以下罰鍰。
禿頭是不少男性最不想面對的問題,各種妙方層出不窮,最耳熟能詳的就屬塗抹、濕敷生薑。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指出,坊間流傳生髮偏方用生薑塗抹或濕敷於頭皮、眉際,可以促進毛髮生長,是沒有科學論述的說法。使用生薑等刺激性物質,容易造成頭皮、毛囊發炎及過敏,可能使落髮問題更為嚴重,甚至導致永久性禿頭。
面對頭髮日漸稀疏的事實,再堅強、再怎麼不在乎外觀的男性,還是會心有戚戚焉,不少人遍尋偏方,但到頭來掉髮依舊,禿頭還是禿頭。曾有一男子因為地中海型禿頭,頭髮稀疏宛如小小「電火球」,看起來像是中年大叔,感到非常困擾,為了挽救掉髮,嘗試使用偏方生薑塗頭皮,沒想到頭髮卻愈來愈少,甚至導致毛囊壞死。
天氣變化無常,汽機車、廚房油煙、二手菸等各種汙染,常使各種鼻病如感冒、過敏性鼻病、鼻塞、鼻竇炎患者有增加趨勢,不少耳鼻喉醫師推薦病患使用「洗鼻器」來清洗鼻子。
洗鼻器為低風險的第一等級醫療器材,是一種用於清潔鼻腔的工具,利用手動擠壓或電動形式將生理食鹽水送入鼻腔,流經鼻前庭、鼻竇、鼻咽部,再由另一側鼻孔或口排出,藉由水流灌注,清潔鼻腔內汙垢、細菌等致病原,恢復鼻腔過濾雜質與有害物質的功能,有助於緩解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中醫認為有咳的聲音,但沒有痰,是謂「咳」;有痰流出,但沒有咳的聲音,是謂「嗽」。咳的時候帶有痰,那就是「咳嗽」。
咳嗽是很多人患過的毛病,不過有時久咳不癒很令人困擾。台灣有句俗諺:「醫師最怕治嗽,土水師最怕抓漏,主廚最怕煮午宴」,由此可知眾人不以為意的「咳嗽」,也常讓醫生頭痛。
秋冬交界之際,劇烈的溫差變化,不僅容易罹患感冒,不少人還會出現「秋咳」症狀,且通常這一咳,都須數月休養才可痊癒。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用天然食材調養身體,其實只要依照症狀、吃對食材,就能避免「酷酷嗽」纏身。
對於正遭逢頭痛、發燒、牙痛和經痛等輕微疼痛,或是外傷、手術或癌症中重度痛楚的患者,止痛藥的即時使用可謂救命仙丹,但是鮮少人會事先顧慮它潛藏的後遺症。事實上,藥能救人也能害人。止痛藥並非萬無一失,正確的用藥安全,不僅可避免傷身又能避免延誤病情。
根據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表示,一般民眾常使用的止痛藥主要分為含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解熱鎮痛劑與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NSAIDs)。含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解熱鎮痛劑,止痛劑量一天不超過4克,和其他止痛藥比起來較不傷胃。